BRTV纪实科教妈《一师亦友》对话国家一级演员王丽云

一师亦友   2023-05-14 15:21:19


(资料图片)

今天是母亲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妈妈都是最亲近的人之一;人之初对于爱的体会,就是从母爱和爱母开始。所以古往今来母亲和母爱,无论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表达不尽的母题,每个人对这个话题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今天《一师亦友》请来著名演员王丽云,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饰演了几十个婆婆和妈妈,在生活中,还是演员车晓的妈妈——对母亲这个话题,不仅有自己有感受,还有角色中的感受。

演妈妈:婆婆妈妈代言人

1953年,王丽云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因为文艺天赋,在中学毕业后就进入沈阳市铁路宣传队。1974年,辽宁人艺排演话剧《为革命修路》,在遴选演员时,高挑漂亮的王丽云被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一眼看中。1974年10月,在李默然的举荐下,王丽云随剧组进京调演,进入解放军总后文工团,后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由此走上专业演员的道路。曾先后在《李大钊》《马蹄声碎》《鱼水情》等话剧中担任主角。1989年,王丽云以唯一的全票,荣获第1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随着影视行业的繁荣,王丽云开始参演影视剧,由于她扮演的大多是婆婆、妈妈,被网友称为“婆婆妈妈专业户”。如何避免同一类角色的千人一面?在演播室现场,王老师向主持人分享了自己是怎样在不同的婆婆和妈妈之间揣摩和拿捏的。

做妈妈:我家有女初长成

影视圈有很多“星二代”,车晓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和妈妈王丽云在一起的照片,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姐妹花”。但生活中,王丽云说,自己是个很要强的人,从小到大对女儿也是以“激励式”的教育为主,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对车晓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车晓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己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听到过妈妈的赞许,一心想学习表演也被王丽云泼了冷水。长大后的车晓开始叛逆,想尽办法摆脱妈妈的“掌控”,甚至拒绝跟妈妈出演对手戏。在演播室现场,王丽云向一菁坦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自己会改变一种方式,让女儿既能感受到激励,也能感受到妈妈的良苦用心。而对于大众媒体中从“王丽云女儿”到“车晓妈妈”的转变,这位一度强势的妈妈说,自己并不觉得失落,而是觉得欣慰,长江后浪推前浪,孩子更优秀,是妈妈的幸福。

想妈妈:一本闪烁着善良的书

在节目现场,王丽云还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和妈妈的故事。在她的记忆中,妈妈是一位无比勤劳、善良、诚恳的人。父亲身体不好,兄妹五人全靠母亲一人抚养,当年物质匮乏,母亲想方设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非常不容易。尽管如此,母亲还是一位有公心的人,经常说活着不光是为自己,还要为别人服务,所以在工厂退休后又担任居委会主任和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母亲的这份勤劳和善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丽云的一生。在演播室现场,王丽云和我们分享了一位女儿对妈妈的深情:在部队时,每两年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她每次回家都会为母亲染一次头发。母亲再三拒绝,说下次回来又白了;但王丽云执意如此,因为她想留住妈妈的青春。

有人说,世界上各种语言,唯有“妈妈”的发音是一致的,这是人类共通的一个称呼。生而为人,我们无往而不在母爱的包围中,无论她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我们始终相信,作为一个人类的母题,文学的表达也许会穷尽,但母爱从来不会穷尽;从来没有哪种爱,像母爱一样勇敢、无私、确定不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