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典韦,陈留人,身材魁梧,臂力过人,行侠仗义,有大侠风范。
典韦的同乡刘某与睢阳人李永有仇,便找到了典韦,请求为自己报仇。
【资料图】
典韦重情重义,一口答应。
李永以前是富春县的县令,由于当时盗贼流窜,所以一直警备严格,想要刺杀他并不容易。
典韦准备了一车美酒和活鸡,假装是给府上送货的人。
敲门之后,县府大门打开,李永亲自带领属下出来推车验看。
典韦趁乱掏出匕首,直接刺中李永要害。
随后典韦一阵砍杀,将李永妻子和随从也杀害,不慌不忙地离开了现场。
李永的府邸紧挨着集市,所以很快大家便发现前县令大人暴尸街头。
官府的差役领着乡勇数百人前来追赶典韦,典韦挥刀乱砍,竟无人敢靠近。
典韦且战且退,一直跑出了四五里,碰到接应伙伴才彻底逃脱。
事情在典韦的家乡传开了,附近的豪杰纷纷前来结交,从此典韦名声大噪。
《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雠,韦为报之。永故 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巿,一巿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
老王:好吧,李和他朋友到底多大仇?连老婆小孩都不放过?
02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典韦生活在风云动荡的年代,注定不会湮没无闻。
各路诸侯不满足于董卓的倒行逆施,纷纷大张旗鼓地扩军讨伐董卓。
典韦义无反顾的参加了陈留太守张邈的队伍,在司马赵宠的账下服役。
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重,没人举得动,所以每次都有人抱怨辛苦。
典韦毛遂自荐,一只手便将大旗举了起来,力气之大让赵宠刮目相看。
本来张邈和曹操是发小,两支军队之间中下层也经常在一起交流,所以典韦便认识了曹操的属下夏侯惇。
为了押韵,真是什么都做的出来!
抬杠为什么张飞不是第三的,都是没文化。
留个哈哈于此。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利益关系和政治立场的不同,张邈和曹操决裂。
张邈准备偷袭曹操,典韦毅然离开了张邈,投奔到夏侯惇账下。
自此,典韦跟着夏侯惇,如鱼得水,四处征战,屡战屡胜。
典韦升任司马。
《三国志》记载:"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
老王:很聪明啊,对朋友那么仗义的杀人,对张邈却可以没有忠心。说明曹操早早的名声在外。
03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东征杀父仇人陶谦,兖州的张邈和陈宫叛变,迎接吕布进入兖州。
曹操在前线听闻后方起火,着急忙慌地回兵兖州,与吕布大军在濮阳遭遇。
曹操放弃与吕布主力对峙,趁夜前往偷袭吕布的另一支部队,并在早晨大败敌军。
此时吕布援军赶来,从三面包围曹军。
吕布亲自披挂上阵,双方从早上鏖战到傍晚时分,曹操方面吃紧。
曹操下令全军选拔敢死队冲击敌军。
典韦第一个响应!
最终全军只有几十人出来充当敢死队,每人身穿两件铠甲和一支长矛撩戟。
就在西面战情告急的时候,典韦带领敢死队冲了上来。
典韦如入无人之境。
典韦一边砍杀,一边对随从说道:"守护我的后背,等敌人距离我还有十步远的时候告诉我就行。"
混乱中大家各自为战,这时候随从说道:"小心了,十步以内了!"
典韦随后一阵拼杀,又告诉属下:"五步以内再告诉我!"
等到五步的时候,随从再次提醒。
典韦抓起十余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掷敌,一片敌军应手而倒。
典韦骁勇善战,为曹操顶住了濒危的西线,最终坚持到傍晚时分,吕布收兵撤退,曹操才长须一口气,赶紧撤兵。
《三国志》记载:"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